校园文化建设

一段延续53年的医患情缘

时间:2020-07-15  作者:?  点击数:

2020年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院70周年,一代又一代医护人员传承着“善德精医 追求卓越”的精神,奋力抢救川南气矿32111钻井队血战火海伤员、断臂再植抢救毛主席的红小兵、四川省首例连体婴儿成功“单飞”、四川省首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成功开展……他们用实际行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魏老哥,你这手劲还挺大啊……”711日,67岁的魏定福在泸县福集镇的家中迎来回访他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务人员,一握手,便有医生笑着感慨。

53年前,14岁的魏定福因意外左臂被绞断,在原泸州医专附属医院(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再植手术成功,他是幸运的,医生们为他接上的,不仅仅是一只手臂,更是完整、健康的一生。

53年前,医生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为他接回被绞断的手臂,让他拥有“完整”的人生;53年后,又一批医生“接力”,来到他的身边,继续关心他的生活与健康……

53年前,惊心动魄的一幕

对于196754日下午所发生的事,魏定福仍能清楚地回想起每个细节,“那天,我和几个同学在街上玩,看到一辆德国大卡车,停在路边打开引擎盖散热。实在太新奇,我就爬上车去看,手搭在了机器皮带上。没想到,司机没看到我,一发动引擎,左手小臂一下就被皮带绞断,眼睁睁看着‘飞’了出去,血喷得到处都是,眼一黑,我‘昏死’过去。”

 

随即,一场争分夺秒的“断臂再植”战斗打响。当地医院无法接诊,医生立即把魏定福与断臂送到当时的泸州医专附属医院抢救。

那时,全国只有上海的一家医院有过一例断肢再植手术成功,在原泸州医专附属医院,医护人员们从未做过相应的手术,也没有完成这种手术的精密器械。

看着病床上因大量出血和剧烈疼痛昏厥过去的小魏,年仅30岁的黄荣初果断决定担任手术主刀医师,与第一助手黄德坊、第二助手王同佑、第三助手马化烽等一起,争分夺秒,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手术技术,克服了清创接骨、接通肱动脉等重重难关,在接活断肢6小时的有效时间内,将魏定福的断臂成功接回。

一路“闯关”,断臂再植成功

“等我清醒过来,已经是7天之后。一醒过来,就找我的手,医生说还在,就放心了。”魏定福捏了捏自己的手回忆说。

随后,经过半年多的后续有效治疗,先后闯过了再植关、成活关、恢复运动功能关,魏定福经断臂再植后的手,竟能提起7公斤的重物。

手术的成功在当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当时的“人民日报”“四川日报”作了头版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英文向全世界播发,新华社外文电讯发送了这一消息,称“在中国西南地区一个中小城市中,一组年轻的医务人员,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断臂再植手术。”

失而复得,双手创造幸福人生

手术过后,经过漫长的康复训练,恢复良好的魏定福用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我做过不少工作,拉过人力板车,拉着上千斤的货物走几百公里送货;在泸县综合商店做过售货员,运货装货都自己做;承包做百货生意,一个人跑外地去进货,装运、捆绑都是自己干。跟正常人一样干活儿,也没人把我当残疾人看待。”

凭着踏实肯干,魏定福的生活越过越好,娶妻生女,一家人和和美美。

如今,67岁的魏定福已经退休,在家中安享晚年生活,“我女儿都已经结婚生子,外孙都工作了。自己也有退休工资,每天就与老伴一起买菜煮饭,生活悠闲自在。如果不是当年医生们救了我这只手,现在的生活真是难以想象。”

医患情深,代代相传

举起、握拳……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王清教授仔细检查魏定福的手臂。作为当年手术医师的学生,王清代老师们来“回访”,“很难想象当年在没有显微镜、精密的手术器械,甚至足够细的缝线都没有的情况下,老师们是怎么如此精准地完成手术,接回难度最大的绞断伤手臂,还恢复了神经功能,让手能动、能拿、能提。即便是现在也很难有如此理想的效果。”

多年来,一直与魏定福保持着联系的当年“手术第一助手”黄德坊医生已患病去世,黄德坊医生是李明星教授的岳父。这次特地随队前来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李明星教授便代黄德坊医生来看望他,“岳父一直都记挂着他,直到去世。现在我来继续这份缘份。”

心血管内科冯健副教授为魏定福查体,指导用药,耐心讲解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一些注意事项。

“这么多年,医院没有忘记我,医生们也一直关心着我。”说起这几十年不断的情谊,魏定福有着满满的感动,“医者仁心,他们救回了我的手,更是救了我的一生。”